87福利片无码视频,狠狠综合网狠狠丁香五月五月,国产午夜不卡片免费视频,人妻少妇不满足中文字幕

人民網
人民網

探訪家國天下的邊陲記憶

2024年08月21日19:25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新疆也有長城嗎?是的,新疆有長城。

“寒驛遠如點,邊烽互相望。”在天山南北的絲路古道上,一座座烽燧構成了壯闊的西長城畫卷。由于獨特的自然環境,新疆的長城有些特立獨行,沒有連綿不斷、高墻巍峨,卻連點成線、彼此呼應,守護了絲綢之路的交通暢達和西域邊疆的千載平安。

大漠孤煙,烽火映照金戈鐵馬。長河落日,黃沙難掩山河壯麗。

如今,佇立在西域風沙中的烽燧,已被確定為中國長城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萬里長城向西的延續,也是家國天下的邊陲記憶。

一封1200年前的家書

“春景漸芳,暄和未盡,不委如何……”1200多年前,在唐代“安西四鎮”之一的焉耆鎮,冬雪消融,一名駐守烽燧的士兵飽蘸思鄉之情,執筆寫下家書。

不知何因,這封春日的款款問候并未寄出,被重重風沙封存。

1200多年后,這封家書被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亞克庫都克烽燧考古隊發現。

思念綿長,終有回響。一場艱苦的考古挖掘,成就了一場跨越千年的交流。

2019年至2021年,在新疆尉犁縣孔雀河北岸的荒漠無人區,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塵土飛揚,考古項目負責人胡興軍和考古隊員夜以繼日,沙里淘“金”。

“開工一個月后,過篩6遍的沙土里,開始出現文書殘片,有的只有指甲蓋那么大,有的僅有只言片語,但一字千金!”再提起那段往事,胡興軍眼中仍閃爍著興奮的光。

歷時三載,1500多件(組)文物重見天日,包括戍邊將士們的武器裝備、生活生產用具,還有極為珍貴的880多件唐代紙文書和木簡文書。其中,就有一眾將士的家書。

告別親人,不遠萬里,將士們從中原的洛州、岐州、雍州、汝州、豳州等地來到西域,衛國保家,“晝則荷戈而耕,夜則倚烽而覘”。寫家書,是他們艱苦戍邊生活中難得的溫情時光。

夜舉火謂“烽”,晝放煙稱“燧”。烽燧是軍事預警設施,駐守士兵的主責是根據不同軍情,點火點煙報警,不容半點差池。若無敵情,每晨及夜須點“平安火”。

談及“烽火”,胡興軍向記者分享了一張珍藏在手機里的照片——大漠落日,晚霞如血,營地附近的沙堆上,一群人或蹲或站。“荒漠區無信號,只有那兒有一絲微弱信號,一人把手機熱點打開后,用長桿舉高,一旦捕獲信號,其他人就能‘蹭網’,趕緊跟家人報個平安。”胡興軍說。

那一刻,黃昏下考古隊員的剪影,與烽燧上將士放“平安火”的身影重疊在一起。“萬里胡天無警急,一籠烽火報平安。”

一句紅了眼圈的告白

千百年來,長城烽火照耀天山,護佑絲路暢通,守衛邊疆安全,是歷代中央政府管轄和治理西域的一項重要舉措。

在和平年代,誰來守護這荒漠戈壁中的烽燧呢?

“中部本體建于唐代,清代維修加固,呈現‘內唐外清’的結構。”圍著12米高的邊關墩烽燧,哈密市文博院院長艾合買提·牙合甫頂著烈日轉了一圈又一圈,每走一步,他腳下戈壁的石子就“噼啪”作響。

艾合買提從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專業畢業后,放棄了留在上海工作的機會,回到了家鄉哈密市,在文物保護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28年,“經常是背上馕和兩壺水就出發了。”他也成了群眾口中的哈密文物“活地圖”。

從2020年開始,艾合買提和同事一頭扎進戈壁荒漠,風餐露宿,歷時兩年,新發現了44座烽燧遺址,哈密的烽燧總數達到106座,成為目前新疆烽燧資源最豐富的地方。其中5座唐代烽燧填補了新疆哈密和甘肅瓜州、敦煌之間長城資源烽燧線路的空白。

他們的新發現,讓一座座寂寂無聞的“墩”和“臺”,擁有了“烽燧”的名號。這些烽燧置若星連,遙相呼應,與絲路新北道的路線相重合。其中一處綠洲邊的了墩烽燧不僅有本體,還罕見地保存了依烽燧而建的驛站院落。

正因寶貴,更需寸步不離地守護。2001年,買買提·艾力搬到綠洲邊的小屋,成為了墩烽燧的文物巡護員。轉眼23年,買買提今年已是古稀之年。

“我每天最關心天氣預報。去年刮過一場十幾級的大風,窗子呼啦啦響了一晚,人根本無法出門。早上風停了,我趕緊跑去看烽燧,沒啥事,心里才踏實。”夕陽下,買買提面龐黑亮,風霜刻下的“溝壑”清晰可見,他望著了墩烽燧,突然紅了眼圈,“守著它,不說苦,我愛它。”

一座烽燧般的博物館

烽火動沙漠,連照孔雀河。除了已考古挖掘的克亞克庫都克烽燧,孔雀河北岸的無人區荒漠里還有10座烽燧,它們共同構成了“孔雀河烽燧群”,點點相連,守護絲路中道。

在尉犁縣城中心,絲綢之路·長城文化博物館如地標般拔地而起,其設計風格正是源自孔雀河烽燧群。

“不到孔雀河,也能看烽燧。”作為新疆首家長城文化博物館的館長,樊志鑫一臉驕傲。同時,她也是博物館的一名講解員,六七十頁的解說詞爛熟于心,“自去年12月開館至今,博物館已接待游客近6萬人次。”

延綿2萬多公里的中國長城,“濃縮”在這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的長城文化博物館里。融合聲光電展陳手段,引領著觀眾沉浸式體驗從山海關到西域迥異的長城景觀。

這座博物館中的最大看點,無疑是克亞克庫都克烽燧的出土文物。每每講到“克亞克庫都克烽燧是唐代焉耆鎮下屬的軍事預警設施”時,樊志鑫心中總有一種重逢之感:“可能是緣分,我從焉耆嫁到尉犁,當年烽燧守護我的家園,而今我在講述烽燧的故事。”

戍邊將士們玩游戲的骨頭骰子、爬烽燧的梯子,還有麻鞋、草席、漁網……烽燧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不斷充實著博物館的藏品。“我最期待紙文書和木簡文書的原件能在博物館展出,替代現在的仿制件。”樊志鑫滿心期盼。

這些千年前的文物,以這種方式“穿越時空”與現代人交會。駐守邊關將士們的信仰和悲歡,通過那些未曾寄出的家書,在1200多年后被我們看見。

“你看,我現在頭發都白了。”44歲的胡興軍笑稱自己看來要“皓首窮經”。從考古挖掘現場回到研究所之后,一有時間,他就泡在整理室,和各學科專家一起修復、解讀那些文書。

解讀不易,多方求證、反復推敲是常事。“一張殘片就可能填補歷史文獻的空白,必須慎之又慎,讓它們成為史證主權不可辯駁的實證。”胡興軍目前掛職尉犁縣副縣長,他說:“保護、傳承長城文化的擔子很重。”

“娘子不須憂愁,收拾麥羊,勿使墮落……”這是另一封沒有寄出的家書。或許不久,人們就能和這位唐朝戍邊的士兵,在博物館中“相遇”。(張宇 楊濱 鮑南 甘南)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