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福利片无码视频,狠狠综合网狠狠丁香五月五月,国产午夜不卡片免费视频,人妻少妇不满足中文字幕

貧困村趟出致富路 定居牧民換了“新活法”

2020年07月29日20:49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國家電網天山雪蓮(吉木薩爾)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張德軍、伊文杰為三場槽子牧業新村牧民艾里甫·黃萬白家檢查光伏設備。沈海濤 攝

國家電網天山雪蓮(吉木薩爾)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張德軍、伊文杰為三場槽子牧業新村月花制衣廠員工宣傳安全用電知識。沈海濤 攝

7月26日,新疆昌吉州吉木薩爾縣三場槽子牧業新村牧民哈那哈持·巴代里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帶著妻子,拎著擠奶的器具,正準備騎著嶄新的摩托車前往5公里外的養殖合作社去擠駱駝奶。透藍的天空,大地被曬得發焦發燙,連云彩也仿佛受不了了,悄悄地躲了起來。

遠遠的,哈那哈持·巴代里看到了自己的老熟人——國家電網天山雪蓮(吉木薩爾)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楊永軍帶著幾個年輕人向他走來。“政府修了養殖圈舍,供電公司不僅通了電,還按時來給合作社檢查用電情況。駱駝‘踏實’了,我也就踏實了。”看見老熟人,哈那哈持·巴代里笑著就迎了上去。閑聊兩句,幾人便一同前往了養殖合作社。

從養牛羊到養駱駝,特色養殖添動力

位于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的三場槽子牧業新村,以前是一片戈壁,荒無人煙。2008年,政府出資建了牧民安居房,第一批牧民從山區定居在這里,結束了居無定所的游牧生活。

哈那哈持·巴代里作為第一批定居牧民,雖然分到了一間80余平的牧民安居房和56畝地,改變了原有游牧的生活方式,但靠種地、養牛羊所得不足萬元的年收入僅能讓一家7口“果腹”。

為了走出貧窮,“愛折騰”的哈那哈持·巴代里折騰了起來。2013年,他變賣了牛和羊開始養馬,賣馬奶讓他成為了村里少有的“萬元戶”。2015年,他在吉木薩爾縣吉祥油田附近“鼓搗”飯館時發現,駱駝奶供不應求。心明眼亮的他感覺昂貴的駱駝奶將成為一條致富路。

據楊永軍介紹,2016年,新疆昌吉吉木薩爾縣供電公司為滿足三場槽子牧業新村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為牧民增收提供穩定電力保障。投資37.284萬元,在村里新建10千伏線路0.32千米,改造低壓線路1.527千米,新增100千伏安變壓器一臺,穩定電力為發展養殖奠定了基礎。哈那哈持·巴代里學技術、修圈舍、碎飼料,變賣所有牲畜買了6峰駱駝。一年下來,家庭收入達到6000-7000元/月。

“2019年,政府修建了集中養殖區,供電公司在村里新建改造10千伏線路11.066千米,新增200千伏安變壓器一臺,養殖區通了動力電,這為擴大養殖提供了絕好條件。”看著良好的硬件設施,哈那哈持·巴代里再一次坐不住了。同年8月,他聯系好奶站,貸款20萬元成立了努爾樂卓力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領3戶牧民擴大養殖。靠著合作社養殖的63峰駱駝,每月就能增收3萬元左右。

從2008年第一戶牧民響應政策從山區定居到牧業新村開始,像哈那哈持·巴代里這樣定居的哈薩克族牧民,不僅沒丟傳統的養殖手藝,還養出了規模、養出了特色,逐步把日子過成了夢想中的樣子。

從“牧家繡女”到“產業繡娘”,靈活就業增活力

“現在的我可不是單純的家庭主婦了,村里有了制衣廠,平時忙完家務,靠著電動縫紉機和雙手在家就能上班做衣服掙錢。” 擠完駱駝奶回到家,哈那哈持·巴代里的妻子瑪孜亞·努爾買提汗拉著供電公司青年員工炫耀起來。

瑪孜亞·努爾買提汗口中的制衣廠,是2017年4月由新疆月花制衣有限公司為給牧民增收在村里成立的,主要生產各款式工裝和民族服飾。現在,50多名“牧家繡女”依托制衣廠成功轉型為“產業繡娘”,每月按照工作量可增收2000-4000元。

除了當地牧民,制衣廠還有帕提古麗·赫克木等11名跨越2000多公里,來自和田策勒縣務工人員。自2017年務工以來,帕提古麗·赫克木見證了從“小作坊”式的刺繡廠,發展到擁有30余臺電動縫紉機的“大廠房”式制衣廠。

“制衣廠2個月的入職培訓,讓我掌握了制衣技術開始掙錢;供電公司日常的用電檢查和安全用電宣傳,讓我安全使用電動縫紉機舒心掙錢。現在,我每月除去五險一金還能收入4000多元,回到老家我都是村里的榜樣。”帕提古麗·赫克木說。

從刺繡廠發展到制衣廠,政策扶持必不可少,電力保障也不可或缺。自2017年以來,新疆昌吉吉木薩爾縣供電公司累計投資248.6萬元,新建改造10千伏線路11.066千米,新增200千伏安變壓器一臺。同時,該公司組織黨員服務隊隊員積極開展用電檢查、安全用電宣傳百余次,為企業發展、牧民增收做好了充足的電力保障。

制衣廠成立以來,牧民在思想上,逐步從靠政策、靠幫扶轉變為靠技術、靠勞動。從此,“牧家繡女”不再閑在家里,靠著縫紉機和雙手,她們撐起了家庭增收的“半邊天”。

從曬太陽到賽電量,光伏扶貧顯潛力

看到楊永軍一行前來為制衣廠檢查用電情況,艾里甫·黃萬白坐不住了,堅持要拉著楊永軍去自家看看。原來,除了養殖和制衣廠的收入,她家屋頂還有增收“法寶”——光伏發電,她想讓去看看這段時間又能增收多少。

“2019年下半年,我家安裝了光伏發電。今年二季度,靠著光伏發電,我們家增收了1400多元,光伏發電太好了!” 艾里甫·黃萬白在建起農村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于2019年并到國家電網發電后深有感觸地說。

據楊永軍介紹,吉木薩爾縣光伏扶貧項目涉及3千瓦扶貧電站10戶,5千瓦扶貧電站50戶,覆蓋了慶陽湖鄉、新地鄉、泉子街鎮、二工鎮、三臺鎮、北庭鎮、大有鎮等7個鄉鎮,現均已上網。每月發電上網電量共4萬多千瓦時,增收18000余元。供電公司按季度以統一匯款的形式向客戶賬戶銀行卡打款結算。

在三場槽子,像艾里甫·黃萬白家這樣“全額上網”的電量,將按0.25元/千瓦時進行收購。同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還實行全電量補貼政策,補貼標準為0.18元/千瓦時。光伏扶貧項目的實施,為當地牧民脫貧致富注入了動力,起到極大推動效果,助力貧困戶脫貧奔小康。

陽光下的牧業新村一派祥和,街道兩側具有民族特色的牧民安居房錯落有致,一條條寬闊的柏油路直通家家戶戶。道路兩邊樹木郁郁蔥蔥,灰瓦白面的院墻上一幅幅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脫貧攻堅為主題的手繪畫扮靚了村莊,好一幅新農村的生活畫卷,眼前的一切讓人難覓“貧困”的蹤影。

從2014年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扶貧開發重點村,到2020年實現整村脫貧,被評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脫貧攻堅示范村。6年來,三場槽子牧業新村深挖養殖業、做強手工業、發展第三產業,“趟”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致富路子。不僅脫了貧,生活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定居牧民正闊步邁向自己的幸福生活。(沈海濤、馬占財)

(責編:李龍、韓婷)

熱點推薦